田宝恒
2011年5月29日
我的母校—郑州铁路技术学校,现在的mg娱乐电子游戏官网。我是1953年9月至1956年8月在校学习。我记得1953年初中毕业时,听说郑州新建了一所铁路技术学校,要在郑州招生,心里非常高兴。当时对铁路非常向往,如能考上,毕业分到铁路工作是我的心愿。那时候家境困难,也无力上高中考大学,只想早日工作,所以就积极报考了母校。我们是新校建成后的第一届招生,面向全国招生100名,但报名的却有1100人,因为很多人都和我的想法一样,希望能到铁路上工作。考试非常严格,我记得是在东三马路铁中学校内考试的,结果,我被录取了,高兴极了,光彩极了。我所在回民中学报考了近60名学生,只录取了2名,我觉得很幸运,家里人都为我高兴,同学们也为我高兴。
当时的校址就是如今的学院幸福路校区,学校周围只有北边是铁路医院,当时也只有现在的肺结核病房那么大。学校东边现在的装机厂那里是一个大水坑,其它地方都是田地了。我们入校时学校初具规模,比较简陋,校园东边有五栋平房,作为教室、宿舍、实习工厂和厨房之用。西边有两栋二层教学办公楼,西北角是平房图书馆,中间靠北边有个大礼堂,也兼做餐厅。五栋平房东边是个很大的运动场,中间是足球场。就这些我觉得已经很不错了。
我们学习的是蒸汽机车专业,那时候学校只开设蒸汽机车一个专业。我们那一届编两个班,301班、302班,我在301班。专业课教师大多数是从现场有经验有文化的专业技术人员选调来的,也有从大专院校分配来的,他们教的都很好,我们这些刚入校的学生对他们很佩服。文化课老师也很好,我印象最深的是数学老师张明伦,年龄稍大,经验丰富,教学效果好,同学们都很敬重他。我一生中最难忘的就是我们的班主任王石麟老师,他也是我们的政治教师,他为人正派,工作负责,热爱学生,同学们都很信任他。我入校后,由王石麟老师宣布我担任301班的团支部书记,一干就是三年。平时和王老师接触较多,言传身教对我影响很大,我的一生与学校的培养与王石麟老师的教育分不开。在毕业的前一年底,也就是1955年12月,我光荣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也是我们那一届唯一的一名在校学生党员。
我们不仅在课堂学习理论,还要到现场实习,实习分校内和校外。校内实习要认识熟悉机车的各个部件,还要练习钳工技能,练锉刀、鎯头,钳工技能要达到三级水平;校外实习我们到过机务段,到过沈阳皇姑屯机车厂,学到不少知识、技能,还上机车学习司炉烧火,这些实习对我们毕业后工作很有用处。
我们在学校的生活是很好的,也很愉快,集体吃住,伙食包干,吃的比家里好多了。文体活动也很活跃,打篮球、踢足球,跑、跳、投,劳卫制锻炼,样样齐全。
短短的三年很快就过去了,毕业前夕,要经过国家考试委员会考试合格才能毕业,我顺利的通过了考试,1956年8月我如愿以偿地拿到了中等专业学校毕业证书,并被授予蒸汽机车技术员资格。毕业时学校已经更名为铁道部郑州铁路运输机械学校,在毕业证书上,国家考试委员会主席吴湘、校长王剑平都盖了章,毕业证附属的学习成绩单上教务副校长马鹏举盖章,学校盖了公章,发证日期是1956年8月20日。
毕业时国家统一分配,面向全路,我们都抱着一个思想那就是服从分配,我们那一届全路大多数地方都有。我被分到洛阳机务段,还没有实习完就被调到开封技校当教师了。1962年10月又调到郑州铁路局教育处工作,直到退休。中间也到站段、学校工作过。我从1956年8月离校至今已经55个年头了,因为工作关系,我目睹了母校的变迁、发展和辉煌,现在母校已是省属的一所高职院校,相信母校的未来一定会更加辉煌。
【编者的话】
5月19日学院组织原郑州铁路局部分老领导,且是我们学校毕业的老校友开了一个座谈会。老校友们抚今追昔,感慨万千,言谈话语之中,浓浓的母校情结无不处处流露。应母校的恳求,左金城、田宝恒两位老校友不顾年逾古稀,满怀对母校之深情,在较短的时间里,写出了回忆母校的文章。文章语言质朴,情感真挚,虽篇幅不长,但寓意深刻。既回顾了学校建设初期的真实情况,又进行了光荣的传统教育,既起到了教育师生的作用,又是一份珍贵的校史资料。
我们希望全校的师生员工能认真地读一读两位老校友的回忆文章,从中悟出些东西,要知道这些老校友对母校未来的良好祝愿和无限期盼,已经责无旁贷地落在当今铁院人身上。
最后,我们盼望能有更多的校友撰写文章寄语母校,也欢迎广大师生发表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