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产业发展新需求 职业教育应如何高质量适变

发布时间:2024-08-18作者:《中国经济周刊》审核:李新东编发:张倩浏览次数:10

近日,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推动职业教育提质增效,建设高水平职业学校和专业。

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职责。当前,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未来产业有序布局,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在此背景下,职业教育必须紧跟产业发展新需求,优化学科专业和资源结构布局,培育能更好地适应未来产业发展需要的人才。

近年来,国家非常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陆续出台《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赋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对推进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破解长期制约职业教育发展瓶颈,统筹推进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有重大意义。


8694a4c27d1ed21baaec86c7b781a5ca50da3fec.jpg


职业教育是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紧密,承担着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责任,发展非常迅速。

我国职业教育已经具备大规模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能力,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规模,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不可或缺的人力和智力支撑。

职业教育培养了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留得住、真正建设家乡的普通劳动者,促进了县域经济发展壮大和社会进步。同时,专科层次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培养了一批大国工匠、技能大师和能工巧匠,培养了服务区域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和服务社区建设急需的紧缺人才。

当前,产业发展新形势对劳动者提出新的要求。国家发展改革委等8个部门印发的《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赋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的通知,开篇的行动目标就提到,产业需求更好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逐步形成教育和产业统筹融合、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

可见,作为培养技能型人才的主阵地,职业教育必须通过改革与创新,培养更多具备较高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适应数字化和智能化生产环境的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人才。经过多年发展,我国职业教育系统内部形成了中职、专科和本科层次人才培养格局,基本形成与现代产业体系相适应的专业布局,但在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过程中,也存在亟须解决的问题。特别是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要求下,在以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战略目标指引下,产业结构必然进行深刻变革、技术革新必然进入加速通道,如何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成为必须思考的问题。

思政融合,增强职业教育发展内生动力

产业的发展最终靠人,除了要有创业创新的精神、高水平的技术技能,产业情怀同样重要。需要解决“为谁培养人”的问题,树立产业报国的情怀。职业教育必须把思政融入课程建设、教材编写、课件开发之中,贯穿于讲课、实验、实训等各环节,使思想政治教育与技术技能培养相融合,实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

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在培育高技能人才过程中,积极探索以“大思政课”拓展全面育人新格局,围绕“五史”、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法律等重点内容开设思政课的选择性必修课程,特别是结合学校和专业特点,开发校本特色课程《红色电子文化概论》课程,传承产业报国的家国情怀与使命担当。

立足职业院校学生特点,学校着力构建具有全过程、立体化、交互性、个性化特点的高职思政课“交互递进式”教学体系。通过“马克思主义学院资源云平台”、“北信在线平台”思政课优质课教学资源库、“党建与思政数字展馆”等项目,充分运用数字资源为思政课的融合赋能,使学生们在提升专业技能的同时,充分了解国情民情,更加坚定理想信念,解答“为谁培养人”的问题。

产教融合,聚集职业教育发展合力

职业教育与产业的天然紧密联系,要求职业教育须坚持人才培养目标与产业转型发展同步升级、专业结构调整与产业体系布局同步优化、教育教学方式与现代信息技术同步转型。脚踏实地推动产教融合走深走实,推进教育供给和产业需求精准对接,才能培养与新质生产力相匹配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依托行业办学特色优势,在产教融合的道路上进行了一系列探索与实践。例如电子信息专业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转型升级和集成电路制造的人才需求,建设了市域产教联合体,开发国家专业标准、职业技能等级标准。通过与高新技术企业形成联合培养模式,学院2023年立项北京市“入学即入职”现场工程师培养项目,真正实现学校与企业联合培养,入企即刻人岗匹配。面向集成电路制造业培养现场工程师,服务国家战略发展,得到了政府主管部门和同行的高度认可,形成可推广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每个专业与相应行业头部企业建立融合机制,形成联合体、共同体,将教学目标与企业需求相对应、将教学内容与岗位技能相匹配,有效达成为产业输送高端技术人才的目标。

专创融合,提升职业教育发展潜力

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加快,给职业教育提出必须注重“专创融合”的要求,要把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进行有机融合,推进教育链与创新链紧密对接,使职业教育“专创融合”育人模式的特色进一步凸显。

当前,我国的高精尖产业迫切需要能够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具备专业技术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这要求职业教育在专业能力培养过程中融入创新能力的培养。

目前全国职业教育专业目录共设置1394个专业,覆盖国民经济各领域,其中制造业相关专业515个,占比37%。制造业除对专业能力的高要求外,还要求创新能力。职业教育紧贴产业发展趋势,聚焦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每年优先增设先进制造业领域新专业。例如,2024年,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在原有电子信息学院的基础上挂牌集成电路,注重专创融合人才培育体系建设,形成可推广的专创融合培育模式,进一步扩大专业布局,加快培育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高技能人才,为提升职业教育服务制造业的能力打下良好基础。


Baidu
sogou